2025年10月14-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

语言:中文

展商登录 观众登录

扫码关注
获取更多展会信息

主办单位

主办单位

中国摩托车企业出海,哪些海外市场最值得布局?

发布时间:2025-07-30 来源:

 

海外摩托车市场过去十年呈现“量稳增、价提升”的整体态势,而区域分化是核心特征 —— 高端市场由欧美等发达地区主导,以高单价大排量车型拉动规模中低端市场则集中在亚非拉,以通路车满足实用需求这一结构既反映不同地区的消费能力差异,也为产品布局(如高端车型瞄准欧美、通路车深耕亚非拉)提供了明确方向。

从细分市场的维度分析,不同市场的品牌竞争格局与车型消费偏好,能为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出海战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行动指引。

 

 

01
 

美国:本土品牌和日系主导

美国是全球成熟的大排量高端摩托车市场,美国市场大排量渗透率95%左右,不仅销量持续增长、大排量占比近饱和,且市场格局清晰—— 日系品牌与本土哈雷形成“双核心”,头部品牌集中度高。这一市场对企业的核心要求是:契合大排量产品定位,同时具备与头部品牌竞争的技术或品牌差异化优势。

 

02
 

欧洲核心五国:稳步扩容的高端市场

欧洲核心五国是全球重要的高端摩托车市场,销量稳步增长且大排量占比突出。其中德国单价最高、大排量主导特征显著,本土品牌BMW占比11%,欧系4大品牌(Piaggio+KTM+Ducati+凯旋)合计份额22%,美国哈雷亦占4%份额。法国增长平稳,西班牙近年增速亮眼且中国品牌已有突破,中国本土品牌无极+升仕占据8%市场格局上,德、法以日系和欧系为主,西班牙则更为分散,为新兴品牌提供了一定机会。

 

03
 

拉美:中端通路车市场

拉美是增长稳健的中端摩托车市场,通路车仍为基本盘,但大排量车型渗透率提升释放升级信号;同时市场高度集中于巴西、墨西哥、哥伦比亚、阿根廷四国,品牌竞争以日系(本田为核心)和本土头部(如 Italika)为主导。对企业而言,布局需兼顾“通路车主流需求”与“大排量增长机会”,并重点深耕四大核心市场。

 

04
 

东南亚:千万辆级别中低端市场

东南亚是全球规模庞大的低端摩托车市场,通路车需求旺盛且销量集中于印尼、越南、泰国、菲律宾四国;虽单价偏低但稳步提升,市场复苏趋势明确。同时,日系品牌(尤其是本田)形成垄断格局,是区域内最核心的市场玩家。对企业而言,布局需以适配低端通路车需求为基础,同时需在日系主导的格局中寻找差异化机会(如性价比、区域定制化产品)。

 

05
 

非洲:印度及中国品牌主导

非洲地域辽阔且部分地区交通不便,摩托车作为重要代步和运输工具,需求广泛;但当地消费能力较低、对价格敏感,使得具有成本优势的印度摩托车占据一定市场地位。而中国摩托车品牌凭借技术、品质及品牌积累的优势,可通过针对性策略打开市场 —— 例如以适配非洲路况的耐用设计实现产品创新,以细分场景定制车型推进差异化,精准满足当地载客、载货等实用需求。

数据来源于:statista

整体而言,中国摩托车企业出海需以“区域适配”为核心策略。针对欧美等高端市场,需聚焦技术迭代与品牌差异化 —— 通过大排量车型性能升级、文化符号植入(如骑行场景IP绑定)建立竞争壁垒;在亚非拉等中低端市场,需以通路车为基础盘,同时深挖细分场景创新(如非洲载货改装、东南亚山路耐用设计),锚定各区域竞争格局,在不同层级市场形成针对性突破,构建可持续的出海优势。